行業新聞
從超市收銀員到三家公司老板
來源:山西晚報
小時候的張蓉曾是大人眼里的問題孩子,18歲從技校畢業后,她當過收銀員、賣過衣服、洗過車……誰也沒想過她能有多大出息。
然而,如今38歲的她已開辦了三家公司,主持研發出全省乃至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產品……她早已是很多人眼里的成功女性。
○奮斗人語
打工也好,做領導也好,最重要是守住自己的本分。守本分的人才值得別人信任。
既然選擇創業,就不能怕苦、怕累,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努力。
成功路上,不僅要有敢想、敢干的勇氣,更要緊跟時代的腳步,審時度勢。
A 從技校畢業后,去超市當收銀員
學生時期,每個班都有那么幾個頭腦聰明卻不好好學習的學生,張蓉就是其中之一。18歲那年,她從技校畢業。父親跟她說,“你18歲了,又不想讀書,就自己去社會上闖蕩吧。”
學歷不高,又沒有積蓄,張蓉便到太原華聯超市做起了收銀員,每個月工資300元。上班第3天,張蓉就因為給顧客多找了50塊錢挨了批評,月底發工資時還被扣了50塊。委屈之余,她找來點鈔幣自己私下練習,還研究起了各種面值紙幣的手感。之后的3個月里,她再沒找錯錢。
這時,超市的精品專柜正好缺人手,因為賣的都是煙、酒、相機等高端商品,每筆金額都比較大,其他收銀員怕出錯,不愿意去。張蓉則主動要求去。在她看來,普通收銀通道經手的錢雖然少,但貨物繁多。精品專柜只是每筆金額比較大,但過手的量小,反而輕松。
一次,老板帶著一個朋友來買相機,收錢時,張蓉發現有一張不對,就拿出來,要求對方換一張,不明就里的老板責怪張蓉不懂事,張蓉只好把錢放進了驗鈔機,結果顯示是假幣,對方不好意思地換了一張。“在這個崗位上干了兩年多,一次大錯都沒出過。”張蓉說,半年后,她就成了公司的優秀員工,后來還被選為公司形象代言人,工資也比普通收銀員翻了一倍。
B 吃苦耐勞的精神獲得老板賞識
在超市干的時間長了,張蓉覺得沒什么意思,想要做一些更有挑戰的事情。和朋友合伙開了一年的服裝店,但因為生意不好,索性不干了。在家歇了半年,日子實在過得緊巴,張蓉便到太原銅鑼灣一家服裝店當起了銷售。
因為有過賣衣服的經歷,張蓉總結了一些心得,也學會了揣摩顧客心思,銷售業績明顯高于其他人。她不怕吃苦,經常加班到很晚,還沒有怨言,第二天依舊笑瞇瞇地迎接每一位顧客。她總是笑著說:“反正回家也沒什么事兒。”
這些老板都看在眼里,很快,張蓉就被升為店長。七年多時間里,她從管理一個店到管理六個店。她吃苦耐勞、不計得失、敢闖敢拼的精神贏得了老板的賞識和信任。從籌建第二個店開始,老板就退居幕后,張蓉帶著幾十萬現金到上海、廣州、北京參加廠家的訂貨會、展銷會,員工工資發放、店鋪裝修、管理等也全部交由她打理。不知情的人都說:“這小丫頭挺厲害的,小小年紀就自己開了這么多店。”
有一年快過春節時,張蓉去廣州進貨,老板給她打電話,提醒她生意不太好做,不要進太多貨,可她覺得自己看上的一款衣服肯定能大賣,就瞞著老板自己墊資進了一批。結果正如她所料,這批貨一件不落全都出手,利潤一分沒留全都上賬。
2009年,受到網購平臺的沖擊,實體店生意逐漸低迷,老板決定轉投美容行業,想讓張蓉跟著一起干,可她還是鐘情于服裝行業。老板要把其中一個生意最好的店留給她,但她婉言謝絕了。
C 秉承“利他”服務理念,靠口碑贏得信任
29歲時,她放棄了舒適的辦公室生活,開起了洗車行,而且經常自己穿著橡膠衣給顧客洗車。因為太過勞累,落下了腰腿疼的毛病。
2010年冬天,正值全社會創業風口,偶然間聽朋友說,重慶有人在幫別人做工商注冊,張蓉就想著自己也試試,于是,她把洗車行盤了出去。隨后的一個月里,她每天一大早就到工商局門口蹲點,和前來跑手續的人閑聊,聽那些“先吃到螃蟹”的人講他們如何搭訕、攬客。
“本來啥也不懂,凍了一個月,算是勉強入門兒了。”張蓉說,隨后,她就開始嘗試著幫人跑手續,一邊跑一邊學,思路也逐漸清晰。2012年4月,張蓉的第一家公司——山西昊澤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從一個人單打獨斗到公司擁有十多個員工,張蓉一直秉承著“利他”的服務理念,靠著良好的口碑贏得了很多人的信任,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2015年,國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借著我省大力發展眾創空間的東風,她的第二家公司——太原天淼呈祥商務秘書有限公司應運而生。此時的張蓉也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工作之余,她不吝金錢,上了很多心靈成長及管理培訓的課程,還養成了每天早晚聽書、讀書的習慣。
周圍的親戚朋友都覺得張蓉是瞎折騰,覺得女孩子就應該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嫁了,然后經營好自己的家庭,相夫教子。
而張蓉則沉浸在自己的商業世界里,享受著別人理解不了的快樂和幸福。“收銀員讓我學會了做事,賣衣服讓我學會了溝通,當店長讓我學會了管理,洗車行讓我懂得了珍惜,”張蓉說,“別人都以為我是為了掙錢,其實,在我眼里,不管是收銀員、洗車工,還是當店長、做老板,我看重的都是過程,通過努力,感受著自己的變化和成長,內心就覺得特別踏實、滿足。”
D 涉足高科技,研發人工智能產品
小時候,張蓉對《飛碟探索》這些科普科幻類書籍特別感興趣。每次看完,她都對未來的生活和世界充滿了期待。
十多年前,她在想:如果一進家門,燈自動就亮了,拍兩下手,窗簾會自動拉上,所有的家具都能被人操控。后來當了老板,她知道市場上有這樣的產品后,還專門做過考察,但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沒能成行。然而,在之后的創業過程中,她一直沒有減少對高科技產品的關注。
3年前,無意中參加的一個科技類展會,勾起了她曾經的夢想。在她多年來的銷售經歷中,因為客服人員的壞脾氣影響了和客戶的溝通,從而影響整個團隊的銷售量。她一直幻想著能有機器人銷售員,避免類似的問題反復發生。
順著這個思路,她和很多銷售公司都做過這樣的探討,特別是一些電銷平臺。因為在電銷的過程中,每天重復同樣的動作、話語,讓電銷人員痛苦萬分;無效號碼、未接通號碼大量存在,打電話后的信息篩選分類,同樣消耗了電銷人員的大量時間和精力;電話接通后被客戶拒絕、責罵也直接影響電銷人員的工作心情和效率。
于是,三年前她成立了第三家公司——山西翼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專門研發智能機器人,她組織技術人員重新研發出了一款新產品——翼云呼智能語音機器人,它可以24小時在線,隨時接聽客戶電話,根據需求自動檢析出答案,迅速做出回復。免除了人工客服難找,容易受情緒影響,業務不熟悉這些難題。而后臺實時數據統計匯總,管理用戶評價,進行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精確分析用戶需求。目前,這款產品已經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產品之一。
“現在的一切都是往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我相信再努力10年,我會擁有自己的集團公司。”張蓉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本報記者 薛琳
○《奮斗》熱線
等待你講述幸福生活的奮斗故事
《奮斗》熱線:如果你或者身邊的人有精彩的奮斗故事,快快撥打本報熱線0351-4286666提供線索,或關注山西晚報官微(ID:shanxiwanbao)及“山西頭條”(ID:sxwbsxtt),后臺回復奮斗人物:姓名+奮斗故事內容提要。我們篩選后將派出記者進行采訪報道。山西晚報《奮斗》欄目,等待你講述幸福生活的奮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