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卡通世界網
為加快推進我市社會保障卡應用,拓展社會保障卡應用領域,方便群眾辦事創業和享受公共服務,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信息惠 民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6〕23號)和省政府《關于印發2016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贛府發〔2016〕54號)、《關于印發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業工作方案的通知》(贛府廳發〔2016〕15號)及《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智慧新城”建設的工作方案〉的通知》(鷹發〔2017〕21號)精神,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實施“智慧新城”建設和國家信息惠民試點工程為指導,以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一體化公共服務體系為目標,以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卡應用為核心,以簡化優化辦事流程解決服務人民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為主線,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管理服務模式,降低管理運行成本,提高公共資源使用效率,促進信息消費,實現信息惠民。
二、建設原則
我市惠民一卡通建設遵循以下原則:
(一)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將人社、民政、衛生、財政等相關部門的涉卡應用系統建設納入整體規劃當中,充分考慮工程的前后銜接,避免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以惠民一卡通系統建設為主軸,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卡跨部門集成應用。
(二)需求主導,便民利民。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圍繞人民群眾的辦事需求,以服務對象為中心,以辦理事項為主線,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減少辦事環節、優化辦事流程,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高效、規范的“一卡認證、一窗服務、一網通辦”。
(三)整合資源,節約建設。充分利用金保工程建設成果和市級公共信息平臺、公共服務平臺以及已有基礎設施、業務系統、應用平臺,加強對現有服務資源和信息資源的梳理、整合,實現與各業務系統數據交換、共享。
(四)先進實用,安全可靠。在設計上按照先進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要求,利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方便系統升級和擴展;采用安全技術手段,建設安全管理機制,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三、建設目標
以“人手一卡、一卡多用、一卡通用”為總目標,全面發行和應用社會保障卡,實現社會保障卡跨業務、跨地區、跨部門的集成應用和一卡通用。
2017年具體目標是:建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共享數據中心,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共用;契合“互聯網+政務服務”的要求,實 現業務網上辦理,變“群眾奔波”為“信息跑腿”。力爭到2018年底,持社會保障卡人口覆蓋率達90%以上;率先全面開通社會保障卡身份憑證、信息記錄、自助查詢、就醫結算、繳費和領取待遇、金融支付六大功能102項應用,將人社、財政、民政、衛生等政府有關部門對人民群眾的各項補助、交繳規費全部納入社會保障卡,實現“一卡多用、一卡通用”,打造在全省可復制、可推廣的“鷹潭樣板”。
四、建設內容
我市惠民一卡通由“四系統、一網點”組成,即制發卡一體化系統、公共服務應用支撐系統、數據共享支撐系統、自助服務系統、便民服務網點。
(一)制發卡一體化系統。充分利用省級卡資源管理平臺和卡管理系統,構建本地制發卡一體化管理系統,實現社會保障卡的信息采集、批量快速制發、窗口即時制換等一體化服務。
(二)公共服務應用支撐系統。充分利用鷹潭市政務服務網、微信城市服務等網上辦事渠道,搭建公共服務應用支撐系統,實現各服務事項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查詢、網上反饋,為社會保障卡應用提供信息服務,提高應用服務水平和協同能力。
(三)數據共享支撐系統。依托鷹潭市公共信息平臺,構建公共服務數據中心,負責省、市各業務數據實時交互,實現跨部門信息共享。
(四)自助服務系統。對布設的便民服務終端、自助服務終端進行界面展現和后臺管理及運行狀態、流量等進行監測。
(五)便民服務網點。在現有的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便民服務代辦點和實體服務大廳、定點醫療機構等服務網點布設便民服務終端和自助服務終端,方便人民群眾辦事。
五、建設步驟
我市惠民一卡通分兩期、六個階段進行建設。
一期建設(2017年12月前):完成“四系統、一網點”開 發建設,實現省、市各業務數據交換、業務網上經辦和本地快速制卡、發卡及就醫結算、醫療服務、交繳規費、待遇領取、身份認證、信息查詢、金融消費一卡通等便民服務。
二期建設(2018年12月前):在一期建成的基礎上,不斷 拓展社會保障卡跨部門集成應用。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以后臺共享平臺為依托,根據民政、衛生、財政等部門涉卡業務系統建設進度,適時進行系統對接,實現互聯互通,一卡多用、一卡通用。
六個建設階段:
(一)項目調研評審立項階段(2017年9月底之前)。借鑒外省、市經驗,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編制項目實施方案及技術方案,經專家評審后,完成項目審批立項工作。
(二)項目招標階段(2017年10月底前)。根據惠民一卡 通項目建設要求,制定項目建設招標書,組織招標,確定開發商。
(三)業務需求調研分析階段( 2017年11月15日前)。全面梳理我市各有關業務政策和辦事流程,完成業務需求調研、分析設計等工作。
(四)應用系統開發階段(2017年11月底前)。由開發商 根據用戶需求,對惠民一卡通系統進行軟件開發、測試。搭建好系統運行的網絡、硬件運行環境,進行系統集成。同時,根據系統運行需求,完成相關硬件設備的采購工作,確保系統的上線運行。
(五)系統試運行階段(2017年12月底前)。完成省、市 各有關業務數據對接、共享與交換工作;實現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業務網上辦理。
(六)系統上線運行階段(2018年6月底前)。對系統功能進一步完善,正式上線運行。同時,啟動二期建設。
六、措施保障
(一)落實建設資金。我市惠民一卡通項目是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和“智慧新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所需資金從“智慧新城”建設專項資金中列支。
(二)建立任務分工責任制。在市“智慧新城”建設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建立各有關部門分工協作的工作責任制。市信息辦負責該項目的統籌、協調、指導工作;市人社局作為我市惠民一卡通項目的建設主體,負責該項目的組織實施工作;市發改委負責該項目的立項審批工作;市財政局負責該項目資金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同時,將財政對市民的各項補貼納入社會保障卡發放;市民政局負責將社會保障卡用于醫療救助與基本醫療保險同步直接結算和本部門發放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補貼納入社會保障卡;市文廣新局等有關部門負責將社會保障卡作為借書卡、進入博物館等場館的身份憑證;市衛計委負責將社會保障卡用于掛號、就診、取藥、檢查單、化驗單的打印、治療費用結算、健康檔案查詢等醫療服務全過程;市公安局、市教育局負責為惠民一卡通建設提供公民二代身份證和中小學生的相關基礎信息,并定期交換數據,保證制卡信息準確、完整。各縣(市、區)要建立相應的工作責任制,并落實便民服務終端設備資金和值守人員及運行工作經費。
(三)注重宣傳引導。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抓好惠民一卡通建設和應用的宣傳工作,通過報刊、廣播、電視和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社會保障卡的功能和作用,引導社會公眾充分認識、積極使用社會保障卡,為順利推進惠民一卡通工程項目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聯系人:周小姐,唐先生
手 機:13618719520,13508716087
郵 箱:ynpos@163.com
公 司:昆明方象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昆明五華區美麗家園美祥格8棟一單元4B